万妖录|妖怪百科|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.067 秒,为您找到 729 个相关结果.
  • 强梁

    2512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强梁 释义:神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神名。 《后汉书•礼仪志》:“强良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。” 按:疑即彊良。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神名 《山海经•大荒北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山名曰北极天柜,……有神衔蛇操蛇,其状虎首人身,四蹄长肘,名曰彊良。” 郝懿行注:“《后...
  • 白猿

    2495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日本传说 名称:白猿 别称:白蝯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猿,亦作蝯。 《山海经•南山经》:“堂庭之山,……多白猿。”郝懿行云:“猿,俗字也。《说文》十三云:‘蝯善援,禺属。’” 按:《山海经•南次三经》云:“发爽之山,……多白猿。”此猿字亦应作蝯。 《淮南子•说山训》云:“楚王有白...
  • 鸾鸟

    2491 1900-01-20 《怪界(鸟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鸾鸟 说明:见则天下安宁。 形象:有鸟焉,其状如翟而五采文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西次二经》:“女床之山,……有鸟焉,其状如翟而五采文,名曰鸾鸟,见则天下安宁。” 又《大荒西经》云:“有五采鸟三名,一曰皇鸟,一曰鸾鸟,一曰凤鸟。”即此。 《广雅•释鸟》云:“鸾鸟,…...
  • 扶桑

    2490 1900-01-20 《怪界(树族)》
    名称:扶桑 别称:①扶木、榑木 释义:①神木名。 释义:②仙岛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神木名。即“扶木”、“榑木”。 《山海经•海外东经》:“汤谷上有扶桑,十日所浴,在黑齿北,居水中。有大木,九日居下枝,一日居上枝。”扶桑,盖日所出之处。 《楚辞•九歌•东君》:“暾将出兮东方,照吾槛兮扶桑。” 《淮南子•天文训》:“日出...
  • 一臂民

    2484 1900-01-20 《怪界(人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一臂民 别称:比肩民 释义:部落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 《山海经•大荒西经》:“有一臂民。”毕沅云:“此似释《海外西经》一臂国。” 参见“一臂国 ”。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淮南子•地形训》:海外三十六国中有一臂民。 《山海经•大荒西经...
  • 青鸟

    2463 1900-01-20 《怪界(鸟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三青鸟之一 ②青色异鸟 名称:青鸟 释义:①三青鸟之一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三青鸟之一 《山海经•大荒西经》:“有西王母之山……有三青鸟(“有西王母之山”原作“西有王母之山”,从王念孙、郝懿行校改)。赤首黑目,一名曰青鸟。” 又《古小说钩沈》辑《汉武故事》:“七月七日,忽见有青鸟...
  • 吉吊

    2444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吉吊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北梦琐言逸文》(清•缪荃孙辑)卷四:“海上人云,龙生三卵,一为吉吊。” 按:吉吊之形若何,则所未详。 郝懿行注《山海经•北山经》“龙龟”云:“疑即吉吊也。龙种龟身,故曰龙龟。” 参见“龙龟”。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五代•孙光宪《北...
  • 素女

    2438 1900-01-20 《守护神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神女名。 《山海经•海内经》:“西南黑水之间,有都广之野,后稷葬焉。其城方三百里,盖天地之中,素女所出也(“其城方三百里”以下十六字原系注文,毕沅、郝懿行以为系经文误入注者,又“天地”原作“天下”,亦从郝懿行说改)。” 按:素女者,《世本•作篇》(清秦嘉谟辑补本)...
  • 天女

    2428 1900-01-20 《道家仙人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天帝之女 ②星名 ③燕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蒙古族女始祖神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天帝之女 《山海经•大荒北经》:“黄帝乃下天女曰魃。” 唐•释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六二引《刘向孝子传》:“(女)出门谓(董)永曰:‘我天女也,天令我助子偿债耳。’语毕,忽然不知所在。” 《...
  • 淑士国

    2420 1900-01-20 《怪界(国家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淑士国 释义:颛顼裔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颛顼裔。 《山海经•大荒西经》:“有国名曰淑士,颛顼之子。” 按:清•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三回,写唐敖、林之洋等游历海外各国,至淑士国,遇酒保掉文,之乎也者,酸臭可哂,即据“淑士”一名,反其意而嘲腐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