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妖录|妖怪百科|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.114 秒,为您找到 253 个相关结果.
  • 飞黄

    1666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飞黄 别称:乘黄 释义:马名。 方位:西方 形象:状如狐,背上有角 归类:毛 特征:马、狐形、有角、助人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马名。即“乘黄 ”。 《淮南子•览冥训》:“青龙进驾,飞黄伏皂。”高诱注:“飞黄,乘黄也,出西方,状如狐,背上有角,寿千岁。” ...
  • 交胫国

    1652 1900-01-20 《怪界(国家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交胫国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海外南经》:“交胫国在其东,其为人交胫。一曰在穿匈东。”郭璞注:“言脚胫曲戾相交,所谓雕题、交趾者也。或作颈,其为人交颈而行也。” 按:作胫者是,作颈者讹。 又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九〇引《外国图》曰:“交胫民长四尺。”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有...
  • 狗国

    1649 1900-01-20 《怪界(国家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狗国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周书•王会》:“正西昆仑、狗国。”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:“狗国在其(建木)西。” 元•周致中《异域志》卷下“狗国”条:“其国在女真之北,乃阳消阴长之地,妇人与人同,穿衣,能人言;男子狗也,不能语,其音狗嗥,不穿衣,食生肉;妇人食熟肉。遼有商人曾至其国,犬遇,绝不令归。其妻...
  • 若士

   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若士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古仙人。秦时燕人卢敖,游于北海,途经蒙谷之山而遇若士,正迎风而舞。若士见卢敖,逃于碑下,踡缩成龟壳模样而食蟹蛤。 卢敖与之语曰:“我背群离党,穷观六合之外,周行四极,今得睹夫子于此,可与我为友乎?” 若士笑曰:“子中州之民,远而不宜至此。我昔南游乎洞沵之野,北息乎沈...
  • 伯余
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伯余 释义:黄帝臣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黄帝臣。 《淮南子•氾论训》:“伯余之初作衣也,緂麻索缕,手经指挂,其成犹网罗。” 高诱注:“伯余,黄帝臣。《世本》曰:‘伯余制衣裳。’”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制衣之神。 《淮南子•氾论训》云...
  • 不死药

    1644 1900-01-20 《日常器物(怪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长生不死之药 ②升天成仙之药 ③起死回生之药 名称:不死药 释义:①长生不死之药。 释义:②升天成仙之药。 释义:③起死回生之药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长生不死之药 《史记•封禅书》:“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此三神山者,其传在渤海中,……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。” ②升天成仙之药 《淮南子•...
  • 梅伯

    1639 1900-01-20 《散人化仙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梅伯 释义:纣臣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纣臣。 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梅伯受醢。”王逸注:“梅伯,纣诸侯也,言梅伯忠直,而数谏纣,纣怒,乃杀之,葅醢其身。” 又《吕氏春秋•行论》云:“昔者纣为无道,杀梅伯而醢之。” 《淮南子•俶真训》云:“纣葅梅伯之骸。”皆谓其事。...
  • 长蛇

    1639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长蛇 形象:有蛇名曰长蛇,其毛如彘豪,其音如鼓柝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北山经》:“大咸之山,无草木,其下多玉。是山也,四方,不可以上。有蛇名曰长蛇,其毛如彘豪,其音如鼓柝。” 按:《淮南子•本经训》:“羿断修蛇于洞庭。”即此之类。 参见“大蛇”。 ...
  • 瓠巴

    1634 1900-01-20 《散人化仙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瓠巴 释义:人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人名。 《淮南子•说山训》:“瓠巴鼓瑟,而淫鱼出听。”高诱注:“瓠巴,楚人也,善鼓瑟;淫鱼喜音,出头于水而听之。淫鱼长头,身相半,长丈余,鼻正白,身正黑,口在颔下,似鬲狱鱼而身无鳞,出江中。” 又《列子•汤问》云:“瓠巴鼓琴,...
  • 跂踵国

    1631 1900-01-20 《怪界(国家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跂踵国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海外北经》:“跂踵国在拘瘿东,其为人两足皆支。一曰反踵(内数字有讹,据郝懿行校改)。” 郭璞注:“其人行,足跟不著地也。” 又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有“跂踵民”,高诱注云:“跂踵民,踵不至地,以五指行也。”即此。 然《文选•王元长〈曲水诗序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