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妖录|妖怪百科|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.072 秒,为您找到 729 个相关结果.
  • 孰湖

    2311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外貌形态 出处 名称:孰湖 释义:兽名。 形象:有兽焉,其状马身而鸟翼,人面蛇尾,是好举人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兽名 《山海经•西次四经》:“崦嵫之山,……有兽焉,其状马身而鸟翼,人面蛇尾,是好举人,名曰孰湖。” 郭璞注:“喜抱举人。” 《中国神怪大...
  • 狗封民

    2310 1900-01-20 《怪界(人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狗封国之民,亦即犬封国之民。 《山海经•海内北经》:“有人曰大行伯,把戈。其东有犬封国。” 郭璞注:“昔盘瓠杀戎王,高辛以美女妻之,不可以训,乃浮之会稽东海中,得三百里地封之,生男为狗,女为美人,是为狗封之国。” 又,同经:“犬封国曰犬戎国,状如犬。有一女子,方跪进柸食。有文马,缟身米...
  • 箕伯

    2307 1900-01-20 《道家仙人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谓风师、风伯。 《文选•张衡〈思玄赋〉》:“属箕伯以函风兮。”李善注:“《风俗通》曰:“风师者,箕星也,主簸物,能致风气也。’《易》曰:‘巽为长女。’长者伯之,故曰风伯也。”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风神,又称风师、风伯。 《文选•张衡〈...
  • 腾蛇

    2307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出处 名称:腾蛇 别称:螣蛇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一作“螣蛇” 《韩非子•十过》:“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……腾蛇伏地。” 卢文弨云:“腾,《藏》本作螣。” 参见“螣蛇”。 又作縢蛇。据说腾蛇既能乘雾起飞,又能铺地,以便人马在 其身上通过,似乎很有神力。传说黄帝出行遇到河流时,没有...
  • 少昊

    2306 1900-01-20 《道家仙人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神名。 晋•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一:“少昊以金德王。母曰皇娥,处璇宫而夜织,或乘桴木而昼游,经历穷桑沧茫之浦。时有神童,容貌绝俗,称为白帝之子,即太白之精,降乎水舔,与皇娥嬿戏,奏㛐娟之乐,游漾忘归。穷桑者,西海之滨,有孤桑之树,直上千寻,叶红椹紫,...
  • 䖺䗤

    2301 1900-01-20 《怪界(虫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䖺䗤(tiao yong) 释义:水虫名。 说明:见则其邑大旱。 形象:䖺䗤,其状如黄蛇,鱼翼,出入有光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水虫名。 《山海经•东山经》:“独山,……末涂之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沔,其中多䖺䗤(郭璞注:条容二音)。其状如黄蛇,鱼翼,出入有光,见则其邑大旱。”...
  • 交股民

    2298 1900-01-20 《怪界(人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交股民 释义:部落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。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:“凡海外三十六国,……自西南至东南方,”有“交股民”。高诱注:“交股民,脚相交切。” 参见“交胫国 ”。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即交胫民。 《淮南子•地形训》:“凡海外三十六国,……自西南...
  • 三足鳖

    2297 1900-01-20 《怪界(水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外貌形态 出处 名称:三足鳖 说明:食之无蛊疾(疫)。 方位:从山 归类:介 特征:鳖、少足、食之有异、死后化身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中次十一经》:“从山,……从水出于其上,潜于其下,其中多三足鳖,枝尾,食之无蛊疾(“疾”原作“疫”,从王念...
  • 委蛇

    2295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外貌形态 民间故事 出处 名称:委蛇 形象:委蛇其大如毂,其长如辕,紫衣而朱冠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庄子•达生》:“桓公田于泽,管仲御。见鬼焉,……公反,诶诒为病,数日不出。齐士有皇子告敖者,曰:‘公则自伤,鬼恶能仿公?’……桓公曰:‘然则有鬼乎?’曰:‘有。……山有夔,...
  • 浑沌

    2281 1900-01-20 《道家仙人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①古人想象中世界未生成以前的中央天帝 ②帝鸿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庄子•应帝王》:“南海之帝为鯈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鯈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,浑沌待之甚善。鯈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窃,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。’尝试凿之,一日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