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发现
标签
搜索
APP下载
注册
登录
首页
发现
榜单
标签
收录
APP下载
搜索
注册
登录
搜索
万妖录|妖怪百科|古代妖怪大全
本次搜索耗时
0.069
秒,为您找到
729
个相关结果.
搜书籍
搜文档
反舌国
1918
1900-01-20
《怪界(国家)》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反舌国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海外南经》:“反舌国在其东,其为人反舌。一曰支舌国在不死民东(原作“岐舌国在其东。一曰在不死民东。”文有脱误,据郝懿行笺疏校正:)。” 又《吕氏春秋•功名》高诱注:“一说南方有反舌国,舌本在前,末倒向喉,故曰反舌。”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有“...
水神
1917
1900-01-20
《怪界(兽族)》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水神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始皇梦与海神战,如人状。问占梦,博士曰:‘水神不可见,以大鱼蛟龙为侯。’”“水神”一词始见于此。 晋•张华《博物志•异闻》云:“水神乘龙鱼。”则水神与鱼龙攸关。 《山海经•海内北经》所记“乘两龙”之冰夷,即河伯,《尸...
狙如
1915
1900-01-20
《怪界(兽族)》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狙如 说明:见则其国有大兵。 形象:有兽焉,其状如鼣鼠,白耳白喙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中次十一经》:“倚帝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金。有兽焉,其状如鼣鼠,白耳白喙,名狙如,见则其国有大兵。” 郭璞于“鼣鼠”下注曰:“《尔雅》说鼠有十三种,中有此鼠,形所未详也。音狗吠之吠。”...
伯陵
1912
1900-01-20
《后天异人(散人)》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伯陵 释义:炎帝孙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炎帝孙。 《山海经•海内经》:“炎帝之孙伯陵,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,缘妇孕三年,是生鼓、延、殳。(殳)始为侯,鼓、延是始为锺,为乐风。” 按:《左传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有逢伯陵因之。” 《国语•周语》亦云:“大姜之侄,伯...
鲛鱼
1907
1900-01-20
《怪界(水族)》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鲛鱼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中次八经》:“荆山……漳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雎。其中多黄金、多鲛鱼。” 郝懿行云:“鲛鱼即今沙鱼……《初学记》三十卷引刘欣期《交州记》曰:‘鲛鱼出合浦,长三尺,背上有甲珠文,坚强,可以饰刀口,又可以鑢物。’……张揖注《子虚赋》云:‘蛟状,鱼身而蛇尾,皮有珠也。’ ...
师延
1905
1900-01-20
《后天异人(道教)》
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师延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殷纣王时的乐官,后演变而为上古善于创制并演奏乐曲之神。师为古代掌乐之官,后世乐官即以之为氏。 《史记•殷本纪》载,纣“于是使师涓(误,应为延)作新淫声,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可知师延精通音乐,能制作新曲,且悦耳动听。 《韩非子•十过》载:有一次卫灵公到...
邓林
1903
1900-01-20
《怪界(树族)》
名称:邓林 别称:桃林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即“桃林”。 《山海经•海外北经》:“夸父……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” 《列子•杨问》:“夸父弃其杖,尸膏肉所浸,生邓林,邓林弥广数千里焉。” 《山海经•海外北经》:“邓林在其(夸父国)东,二树木。”郝懿行云:“盖谓邓林二树而成林,言其大也。”毕沅云:“邓林即桃林也,邓、桃音相近……盖即《中...
柔仆民
1901
1900-01-20
《怪界(人族)》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柔仆民 释义:部落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。 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:“有柔仆民,是维嬴土之国。”郭璞注:“嬴犹沃衍也;音盈。” 按:据郭注,则柔仆民犹沃民、巫臷民之类。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云:“有柔仆民,是维嬴土之国。” 郭璞注:...
禹攻共工国山
1901
1900-01-20
《典籍故事》
名称:禹攻共工国山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大荒西经》:“西北海外,大荒之隅……有禹攻共工国山。”郭璞注:“言攻其国,杀其臣相柳于此山。《启筮》曰:‘共工人面蛇身朱发’也。”又此经下文有“有池,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”,《大荒北经》有“有鲧攻程州之山”,郭璞注:“皆因其事而名物也。” 《荀子•成相》云:“禹有功,抑下鸿,辟除民害逐共工。”...
尸鸠
1900
1900-01-20
《怪界(鸟族)》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尸鸠 别称:鸤鸠 释义:少昊时鸟官。 方位:南山 归类:羽 特征:鸟 名称:尸鸠 别称:鸤鸠 释义:少昊时鸟官。 归类:其他 特征:职称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少昊时鸟官。一作“鸤鸠”。 《山海经•西山经》:“南山,…...
1..
«
34
35
36
37
»
..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