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妖录|妖怪百科|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.079 秒,为您找到 99 个相关结果.
  • 程太虚

    唐时人。 《仙鉴》卷四二:果州西充 (今四川西充)人。 年十五,登所居之东山,有五 色云霞拥其身,俄而天乐羽盖合沓而至。太虚默念 未辞亲友,忽雷震一声,竟无所睹。 年十八,弃产 居南岷山,绝粒坐忘,动逾岁月,有二虎侍左右。 得碧玉印两钮,每岁农人乞符箓祈年,以印印之, 辄大获丰年。巳有女道士谢自然授法箓,印讫则密 收之,一日失所在。 唐德宗贞元十年,...
  • 车中女子

    唐时剑侠。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九三引 唐•皇甫氏《原化记》:唐开元中,吴郡人入京应 举。遇二少年引人东市一小曲内。升堂,列筵甚 盛。至午后,有车来,一女子从车中出,年可十七 八,容色甚佳,升床而坐。饮酒数巡,女子回顾座 中诸后生,各令呈技,有于壁上行者,亦有手撮椽 子行者,轻捷之戏,各呈数般,状如飞鸟。少顷女 子起,辞出。经数日,途中复见二人,求借其马, 举...
  • 台骀

    1833 1900-01-20 《守护神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神名。 《左传•昭公元年》:“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,为玄冥师,生允格、台骀。台骀能业其官,宣汾、洮,障大泽,以处大原。帝用嘉之,封诸汾川,沈、姒、蓐、黄,实守其祀。由是观之,则台骀,汾神也。” 按:《太平广记》卷三〇七“党国清”条引《河东记》云:“晋阳东南二十里,有...
  • 许飞琼

    1820 1900-01-20 《道家仙人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仙女名。 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王母乃命……许飞琼鼓震灵之费。” 唐•孟棨《本事诗》云:“许浑尝梦登昆仑山,见数人饮酒,赋诗云:‘晓入瑶台露气清,座中唯有许飞琼。尘心未断俗缘在,十里下山空月明。’”则神话虚构已形诸诗咏。 许浑,《太平广记》卷七...
  • 天吴

    1815 1900-01-20 《怪界(人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水神名。 《山海经•海外东经》:“朝阳之谷,神曰天吴,是为水伯,在hóng北两水间。其为兽也,八首人面,八足八尾,背青黄(“背”原作“皆”,从何焯、黄丕烈、周叔弢校改)。” 《大荒东经》:“有夏州之国。有盖余之国。有神人,八首人面,虎身十尾,...
  • 崔玄亮

    唐时人。五代_杜光庭《神仙感遇传》 卷一:崔玄亮,荥阳人。奕世好道,勤于香火,常 讽《黄庭》、《道德》经。宝历中授湖州刺史,修 黄箓斋于紫极宫,有鹤三百六十五只集降坛上,内 一只周身皎白,朱顶而巳。紫气弥亘坛所,自辰及 酉方散。玄亮自是通感,弥加精诚。一旦于静室诵 《黄庭经》,异香盈室,无疾而终。葬时棺轻若空。 其子在金陵幕,拂衣而去,居茅山,亦解形去。
  • 崔府君

    第一种说法: 磁州(今河北磁县)都土地。一说 为东汉人,有姓无名字,或说名子玉。 南宋•吴自 牧《梦粱录》卷四:六月初六日,敕封护国显应 兴福(一作圣)普佑真君诞辰,乃磁州崔府君, 系东汉人也。朝廷建观在丰城门外聚景园前灵芝寺 侧,赐观额曰显应。靖康时,高宗为康王,出使到 磁州界,神显灵卫驾,因建此宫观,崇奉香火,以 褒其功。卷八又云:建炎初,秀邸妻梦府...
  • 申泰芝

   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申泰芝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神仙。字广祥,洛阳人,谱系出于周时申伯之裔。初,其母杨氏夫人梦一神人自空而下,持紫芝一枝,揉碎为丸,与杨氏掬水吞之,遂生仙翁。是时,神光粲烂,瑞气衡盈。仙翁既长,器识不凡,戒色欲,断荤腥,慕神仙之事。 一日,澄神浣思访游南嶽朱陵洞天,登祝融峰,叹曰:“此...
  • 保仪尊王

    1723 1900-01-20 《守护神》
    闽台丛祠。 又有抵王、旌元帅、翁 公、汪公、许元帅、武安尊王、王公诸称。 有说即 唐时守睢阳之张巡者。按史云:睢阳城陷,张巡被 执,贼首问:“每接战时,何以紧啮其齿?”张巡 骂道:“恨不吞贼耳!”遂被害。文天祥《正气歌》 亦有“为张睢阳齿”句。后世塑张巡像,多做咬 牙切齿凶厉之像。台湾所奉抵王、抵元帅,疑为瘟 神之属,造像自为凶煞,故有可能与张巡之像相 ...
  • 许碏

   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自称为高阳人。少年进士及第,一直不愿做官,晚年在王屋山学道,周游五岳名山洞府,以后从峨嵋山经过长安、洛阳,又从荆州、襄阳到江淮一带的茅山、天台山、四明山、仙都山、委羽山、武夷山、霍桐山、罗浮山等地游历。所到之处,都依山石陡崖作屋,一般人都到不了。 他还多次游赏庐山,乘醉吟诵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