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妖录|妖怪百科|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.105 秒,为您找到 253 个相关结果.
  • 不死草

    2435 1900-01-20 《怪界(树族)》
    名称:不死草 说明:人已死三日者,以草覆之,皆当时活也。服之令人长生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:“南方有不死之草。 ”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六引《括地图》云:“禹诛防风氏。……防风神见禹,怒射之。……神惧,以刃自贯其心而死。禹哀之,瘗以不死草,皆生,是名穿胸国。” 《十洲记》云:“祖洲,……上有不死之草,……人已死三日者,...
  • 肃慎民

    2414 1900-01-20 《怪界(人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肃慎民 释义:部落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。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:“凡海外三十六国,自西北至西南方,有……肃慎民。” 参见“肃慎国 ”。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肃慎国 之民。 《山海经•海外西经》:“肃慎之国在白民北,有树名曰雄常。先入伐帝,取此取之。”(...
  • 三身国

    2396 1900-01-20 《怪界(国家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三身国 方位:夏后启北;不庭之山 形象:一首而三身。 归类:国 特征:多身、使役 形象:一头三身三手。 特征:多身、多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海外西经》:“三身国在夏后启北,一首而三身。” 又《大荒南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不庭之山,荣水穷焉。有人三身。帝...
  •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名称:桀 别称:夏桀 释义:夏末代君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一称夏桀。夏末代君。 《史记•夏本纪》:“夏桀不务德,而武伤百姓,百姓弗堪。乃召汤而囚之夏台,已而释之。汤修德,诸侯皆归汤。汤遂率兵以伐夏桀。桀走鸣条,遂放而死。桀谓人曰:‘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,使至此!’汤乃践天子位,代夏朝天下。”此夏...
  • 太一

    2373 1900-01-20 《道家仙人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神名 ②星名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①星神,在紫微宫阊阖门中 ②东皇太一 ③天帝 ④大神 ⑤“太一十神”之简称 ⑥亦有以太一为仙人者 ⑦道之本原,近于元始者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①神名 亦作“泰一”。 《史记•封禅书》:“天神贵者太一,太一佐曰五帝,古者天子以春秋...
  • 羽民

    2369 1900-01-20 《怪界(人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羽民 别称:羽蒙 释义:部落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。即“羽蒙”。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:“凡海外三十六国,……自西南至东南方,……有……羽民。” 参见“羽民国 ”。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。 《山海经•海外南经》:“羽民国在其东南,...
  • 一目民

    2299 1900-01-20 《怪界(人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一目民 释义:部落名。 形象:一目民,目在面中央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部落名 《淮南子•墬形训》:“凡海外三十六国,自东北至西北方,有一目民。”高诱注:“一目民,目在面中央。” 参见“一目国 ”。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淮南子•地形训》:海外三十...
  • 驺虞

    2297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外貌形态 出处 名称:驺虞 别称:驺吾 释义:神兽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即“驺吾 ”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又名“驺吾 ” 《山海经•海内北经》:林氏国有②兽,大若虎,五采毕具,尾长于身,名曰驺吾。乘之日行千里。 《诗毛传》:“驺虞白虎黑文,不食生物...
  • 无肠国

    2296 1900-01-20 《怪界(国家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无肠国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海外北经》:“无肠之国在深目东,其为人长而无肠。”郭璞注:“为人长大,腹内无肠,所食之物直通过。” 郝懿行云:“《神异经》云:‘有人知往,有腹无五藏,直而不旋,食物径过。’疑即斯人也。” 《大荒北经》云:“又有无肠之国,是任姓,无继子,食鱼。...
  • 修蛇

    2293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出处 名称:修蛇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淮南子•本经训》:“尧之时……修蛇皆为民害,尧乃使羿……断修蛇于洞庭。”高诱注:“修蛇,大蛇也,吞象,三年而出其骨之类。” 按:上古野居,封豕长蛇,皆为民害,而蛇尤厉。 《说文)十三云:“它,虫也,从虫而长,象冤曲垂尾形。上古草居患它,故相问无它乎。”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