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妖录|妖怪百科|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.074 秒,为您找到 18 个相关结果.
  • 8700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外貌形态 民间故事 出处 名称:蛟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山海经•中次十一经》:“翼望之山,……贶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汉。其中多蛟。” 郭璞注:“似蛇而四脚,小头细颈,颈(“颈”字原无,据王念孙、何焯校增)有白瘿,大者十数围,卵如一二石瓮,能吞人。” 郝懿行云:“《广雅》云...
  • 江黄

    6456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名称:江黄 释义:人鱼之属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人鱼之属。 《说郛》卷三二引《洽闻记》:“隆安中丹徒民陈理于江边作鱼簄。朝出,簄中得一女人,长六尺,有容色,无衣裳,随水出不动,卧沙中。夜梦云:‘我江黄也,昨失路,落君簄,潮来今当去。’” 又见《古小说钩沈》辑《祖台之志怪》,文...
  • 5957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龙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说文》十一:“龙,鳞虫之长,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”据此,则龙盖神物。 古者神人多乘龙。如祝融“乘两龙”,夏后启“乘两龙”,蓐收“乘两龙”,句芒“乘两龙”,《大戴礼•五帝德》“颛顼乘龙而至四海”,“帝喾春夏乘龙”等等...
  • 韩湘子

    3452 1900-01-20 《道家化仙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俗传八仙之一。 《列仙全传》卷六略云:韩湘子,字清夫,韩文公之犹子也。落魄不羁,遇纯阳先生,因从游。登桃树堕死而尸解,来见文公,公令作诗以观其志。诗曰:“解造逡巡酒,能开顷刻花。”公曰:“子岂能夺造化耶?”公即为开樽,果成佳酝;复聚土,无何,开碧...
  • 大姑神

    3056 1900-01-20 《守护神》
    五代•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一二: 西江中有两山孤拔,大者号大孤(在今九江市东 南鄱阳湖中),小者号小孤(在今彭泽县北、宿松 县东南长江中),李德裕有《小孤山赋》寄意焉。 而后人语讹,作“姑姐”之“姑”,创祠山上,塑 像艳丽。而此地风涛甚恶,行旅惮之,每岁本府命 从事亲祭之。唐宰相杨收之子杨镳为江西推巡,是 年预本府之祭,见庙像端丽,遂发戏谑之言。祭毕 回舟...
  • 陈七子

    唐末人。 五代_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 卷八:唐李当尚书镇兴元(今陕西汉中),褒城县 (今汉中北)有处士陈休复者,号陈七子,狎于博 徒,行止非常。李当以其妖诞,械之,而市井之间 又有一七子。无何,狱中七子死,尸体立腐,而褒 城七子宛在。李当不敢寻问。后李当爱女暴亡,其 妻追悼成疾。陈七子为招亡魂,使其妻哀少减。同 书卷四又记陈休复预言洋州刺史杨蔚一生当三为刺 ...
  • 乖龙

    2771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民间故事 出处 名称:乖龙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宋•黄休复《茆亭客话》卷五:“世传乖龙者,苦于行雨,而多方逃匿,藏人身中,或在古木楹柱之内,及楼阁鸱甍中,须为雷神捕之。若在旷野,无处逃避,即入牛角。或牧童之身,往往为此物所累,遭雷震死。” 参见“龙耳李”。 《中国神怪...
  • 吉吊

    2429 1900-01-20 《怪界(兽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吉吊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北梦琐言逸文》(清•缪荃孙辑)卷四:“海上人云,龙生三卵,一为吉吊。” 按:吉吊之形若何,则所未详。 郝懿行注《山海经•北山经》“龙龟”云:“疑即吉吊也。龙种龟身,故曰龙龟。” 参见“龙龟”。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五代•孙光宪《北...
  • 天帝

    2136 1900-01-20 《道家仙人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①上帝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亦称“上帝”。 《战国策•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‘子无敢食我也。天帝使我长百兽,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。”天帝之名,始见于此。 《山海经》除《西山经》曾以“天帝”名山外,凡言天帝或具有与天帝同神格者,均只称“帝” ...
  • 脉望

    2111 1900-01-20 《怪界(虫族)》
   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 名称:脉望 释义:虫名。 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 虫名。 唐•段成式《酉阳杂俎•支诺皋中》:“建中末,书生何讽常买得黄纸古书一卷读之,卷中得发,卷规四寸,如环无端。何因绝之,断处两头滴水升馀,烧之作发气。讽尝言于道者,(道者)吁曰:‘君固俗骨,遇此不能羽化,命也。据仙经曰,蠹鱼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