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•徐应秋《玉芝堂谈荽》卷二 O论 “彗孛不同”引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孛者,黄帝时 一女子,修行不得其死,五行戾气蓄结而为孛也。
明•江应晓《对问编》卷一 “孛”:《晋书志》妖 星彗为最,孛次之。
朱子《纲目》书彗十有七, 书孛五十有三,则彗、孛非一明矣。董仲舒曰:孛 者,恶气所生。言其孛,孛有所妨蔽関乱不明之 貌。偏指曰彗,芒气四出曰孛。
清•袁枚《子不 语》卷七:祈雨道士谓:孛星,女身而性淫,能为 云雨,居天上则赤体,惟朝北斗之期始着衣裳。有 时行于民间,道士摄之人于妇人之体,行术以祈 雨。
清•清凉道人《听雨轩笔记》卷一:大司空 董邦达,未遇时,与友读书富阳(今浙江富阳) 山寺中。一夕踏月寺前,忽见一女人长丈馀,肤色 如雪,披发赤身,持刀立。二人大惊倒地。次日, 董公始苏,备言所见,而某生竟不得醒。后有精于 天文者归而考之,其日其时孛星临于斗牛之分,正 杭州分野。道家言:孛系女身,居恒裸体,惟朝北 斗始着衣。人遭之,无不立死者。董公所遇正为孛 星,以福泽正远,故得免耳。◊按:孛星本指一种 天象变化,与彗星常并提,并非特指某一天体。
《晋书•天文志》:孛星,彗之属也。偏指曰彗, 芒气四出曰孛。孛者,孛孛然非常,恶气之所生 也。内不有大乱,则外有大兵,天下合谋,暗蔽不 明,有所伤害。据此,则袁枚等所云之孛星,乃道 士求雨“月孛法”之所谓“月孛星”也。